刘南余

发布日期:2025-06-17

点击次数:

姓名:刘南余

所在单位:贵州华泰智远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毕业学校:北京理工大学(2009.06月工业工程,学士学位)、法国图尔大学(2012.06月机械与系统工程,硕士学位)

业务工作主要成果:

本人于2017年创立贵州华泰智远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智远),基于多年深耕数据治理与数字孪生行业经验,重点面向军民融合、森林防火以及交通与城市治理等领域打造聪明的数字孪生体,助力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转变。公司以“改变人与数据的交互方式”为使命,围绕数据的采集、治理、呈现及应用的数据全生命周期体系管理,打造以数据为引领的咨询规划、数据治理、数据运维、数据创新应用的核心能力。作为创始人兼总经理,本人的创业事迹多次被省、市官方媒体展开专题报道,担任第十三届贵州省政协委员,为2024年“新时代的贵州人”提名个人,获得贵州省优才卡、贵州省省部级领军人才、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等荣誉。

截止目前,华泰智远是贵州省唯一参与到海军数字化项目建设的大数据民营企业,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贵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首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以及贵州数据要素x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公司分别获得贵阳择遇科金新兴产业基金以及贵州省“四化”基金投资,并获贵州省军民融合专项资金支持及贵州省大数据局专项资金支持。目前有80余名员工,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5%,拥有CMMI3、DSMM2、3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ISO认证证书、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华为鲲鹏技术认证等10余项荣誉资质证书。

2020年起,华泰智远先后参与到重要的国防项目数字化研究与建设中。本人作为总项目负责人,通过与中船重工、中国航发等专家学者不断的打磨和试验,孕育出同时具备物理世界感知能力、数据治理能力、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虚实交互能力、动态仿真能力、数字孪生场景渲染能力六大核心能力的数字军工平台,通过独有的全空间智能底座与全空间智能大脑的建设,为武器装备试验提供了一体化的过程还原、全程监测的模拟仿真预测平台,具备模拟仿真与现有多类型控制系统结合武器实验与演习作战预案编制能力,实验预案管理、自动执行与复盘能力。以数字化试验方式部分替代现场试验,极大减少现场试验次数与开销大幅提升试验前的推导能力,及时检验出试验计划疏漏风险,有效控制试验风险成本。同时实现从天空到水下,可全面掌握试验全程态势变化,扫除试验过程中的“盲区”。目前,公司正在大力推进将多图层,可配置,可投放,可编辑的数字孪生空间运用在军工领域中,将全场景通信研发能力应用于军工装备实验数字化,最终实现平行战场的伟大愿景。2023年起,在国家林草防灭一体化平台“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公司依托业界领先的烟火自动识别算法技术、智能屏蔽算法、高精度定位算法、云台自动纠偏及巡航技术构建“一屏统揽、一网统管、一键智达”的防灭一体化平台体系。基于多气象监测站、物候监测站、第三方气象监测数据、人为采集上报数据、实验基地等数据作为林火大数据资源,构建数据训练火险预警数据模型与 AI 复合模型,通过模型自动研判发布三类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服务,包含森林火险趋势预测、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火险预警信号。同时搭建数据共享,分级处置、多级联动的协作机制,破除“前端监测点 +后端指挥中心”的二元结构,报警信息“去中心化”,使得火情信息可通过多部门、多渠道上报,信息流转可直达网格员以及协同部门,解决了林业与辖区镇街及各部门沟通不及时、联络不通畅的问题,实现同步反应、联动处置,推动森林防火业务信息流转高效畅达,提高火情处置效率。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应用于重庆市森林火险预警工作中,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应用于重庆市森林火险预警工作中,并受到了国家应急部、林草局以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领导的重点关注,陆续开展了实地调研、指导等工作并在对平台建设成效给予肯定,其中应急部在调研后对平台高度认可,支持以“重庆模式”为样板向全国进行推广。课题经历:项目一:2020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 2020”重点专项《数字孪生水务研究及应用》(项目起止时间:2020 年 7 月-2022年1月),负责确认产品设计、跟进项目需求、组织项目团队等项目管理工作,环境问题是国家重点关注问题,该项目针对环境水质问题,对湖体完成3D建模,实现了湖体模型从水平面中升起并能够360度旋转观测,湖水中布置有水质检测传感器,将传感器采集的水质污染元素含量数据加载入湖体模型中,并根据水质污染元素浓度的分布用不同深度的颜色展现。通过还原湖体及湖体切面水质面貌、周边河流对湖水的影响情况,可预测湖体的水质变化趋势,从而有助于后续的湖体水质管控治理工作,提高湖水水质,促进生态多样性的建设。项目二:2018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人社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项目《“数据治理”应用服务建设项目》(项目起止时间:2017年8 月-2019年2月),统筹管理本项目的推进和实施,促进政府部门、企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政企管理成本;推动政府“数据铁笼”、“数据治理”相关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企业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推动政务数据流通,提高数据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数据服务质量,激发社会增值利用,营造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融合应用的良好氛围,促进新业态的培育发展。项目三:2024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专项《全空间数字孪生智能融合管理平台研发及应用》(项目起止时间:2023 年 1 月-2024 年12 月),该项目通过实现对2DGIS,3DGIS, UE, Unity 引擎的融合集成,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孪生快速应用开发框架来完成对多个引擎的操作,实现一端开发多端适配的效果。以吸收和利用多种数据及数据表达能力,同时吸收GIS 和 BIM,达到对竞品的“全兼容效果”。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在多个应用场景上,方便的使用数字资产来完成相关应用和服务,达到打通系统高效利用数据资产的目标,真正做到赋能用户释放数据价值。项目四:202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贵州省军民融合发展办公室专项《华泰智远数字试验场显控系统项目》(项目起止时间:2023 年 1 月-2024 年 12 月),该项目包含四个模块,分别是数据资产管理库、场景快速编辑工具平台、应用事件交互配置平台、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其中,数据知产管理库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加工、数据脱敏、模型库建设、模型库管理、模型轻量化处理、面板数据整合;场景快速编辑工具平台包括3D场景编辑器和二维面板编辑器;应用事件交互配置平台包括设计交互逻辑器和配置交互事件器;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涵盖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物流等多场景。项目五:202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贵阳市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计划项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新型智慧口岸平台建设及应用》(项目起止时间:2022年 7 月-2023 年 7 月),筑科项目[2022]2号,该项目以“智慧航空口岸”建设为核心,推进信息共享,建成国际贸易新平台,突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构建“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式联运”开放体系的基础框架,以数据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为手段,力求突破“信息孤岛”,推进“一站式作业”,将有效地推动口岸执法管理单位“联防联控、联查联放”,打造对外开放通道“能进能出、快进快出”,服务外向型经济“企业引得进、产业留得住、产品出得去”对外开放新格局。项目六:202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贵阳市2020年度国家创新型城市“百城百园”行动项目《全空间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平台》,筑科项目[2020]22号,该项目平台汇聚规划、经济、人口、招商、政务、交通、旅游、气象等运营管理数据,逐步赋能至林业管理、绿色建筑、绿色生活、社区管理、智慧工地、防洪防汛等各领域中,为各级政府、各行各业提供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一体化服务,助力各级政府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从应用上看,通过项目实施,能有效推动航空港经济区逐渐完善各综合运行态势,为双龙经济区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建设、监管决策、综合治理等提供有效支撑。个人取得荣誉奖励: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数_7_[1]2018年,贵州华泰智远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刘南余“数据治理”应用服务建设项目,入选人社部2018年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2]2019年,贵州省第五批“千人创新创业人才”入选;[3]2020年,作为“贵州省第五批千人创新创业人才”荣获首批贵州省“优才卡”持卡人;[4]2021年,经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认定为A类高层次人才;[5]2023年,荣获“贵州省省部级领军人才”称号,并发放贵阳市人才服务绿卡;[6]2024年,成为第十三届贵州省政协委员。[7]2024年,经贵阳市推荐入选2024“新时代的贵州人”提名个人名单;代表性创新成果:个人完成论文数3_;发明专利数_3_;其他(实用新型专利)数:1_代表性成果列表:[1]刘南余。《数字孪生空间引领大数据时代革命》。论文刊号:CN11-5402/TNISSN 1673-4866;[2] 刘南余。《政府数据治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刊号:CN11-5402/TN ISSN1673-486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