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全省第五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立项培育创建评选结果。深圳大学入选了1个“标杆院系”和16个“样板支部”,立项共计17个,样板支部立项数量超过了前四批次总和,实现了党建“双创”工作新的突破!
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
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射频异质异构集成
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系教工第一党支部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教职工党支部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生物教工党支部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可视计算研究中心师生党支部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党支部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音乐舞蹈学院教工党支部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科创社团党支部
深圳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党支部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纤传感研究中心党支部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党支部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创意传播与实践党支部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臻工创新党支部
深圳大学体育学院
学生党支部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政能量”党支部
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头雁领航”“德育铸魂”“提质增效”四个工程,努力发挥高校基层党委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学院党委教育引导师生坚持“四个面向”,矢志科技报国,致力于数智土木工程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培育国家未来建设所需“大土木+”复合型人才,努力为国土安全、人民幸福作贡献。

学院参与重组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相关学科在软科排名进入前10位、ESI排名跻身全球前千分之一。自主培育了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现有包括7名两院院士及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国家级人才33人,国家级人才中党员比例近70%。近五年来,共有34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党员教师坚持“四个面向”,实现多个原创性、关键性科技攻关,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发表高水平论文,破解了在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难题,成果入选“2022年全球十大科技创新焦点”,并成功海试,研发了“深部岩石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系统”和世界首套“动态真三轴电磁霍普金森杆试验测试系统”,填补了多个技术空白;陈湘生院士团队领衔研发的“繁华城区地铁暗挖车站关键技术”取得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历史性突破,世界最大断面矩形顶管暗挖地铁车站沙三站顺利贯通;学院师生积极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及“深地、深空、深海”重大战略实施,积极开展对口帮扶,用实际行动诠释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学院党建工作成效突出,获各级荣誉、成果、奖项数十项,其中陈湘生院士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智慧交通系教工党支部入选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建设单位、土木工程系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双创“样板支部”,学院党委获“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01/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


支部通过“1+5+1+N”党建工作机制,不断激发支部全体党员、实验室全员用“芯”报国的决心,赓续强国前行的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党建与科研事业深度融合示范高地。支部成员致力于解决芯片“卡脖子”问题,承担了教育部101计划(集成电路)项目建设,国家级项目104项、省部级项目67项等,科研到账经费近亿元,破解了多个关键技术难题,获授权专利238项。
02/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工第一党支部


支部创建了工程“师”特色党建品牌,形成了以院士党员为龙头、中青年党员教师为骨干,以立德树人、科研报国、服务社会为目标,将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双融双促、共促共荣的新局面。参与重组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多项顶天立地的科教项目,在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03/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教职工党支部


支部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构建了“红色引领、橙色暖心、金课特色、绿色低碳、青春力量、蓝色伙伴、紫色育才”的“彩虹工程”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支部党员教师全部主持国家级项目,推动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被评为教育部“五星级”专业。
04/
高等研究院生物教工党支部

支部结合生物学科科研团队特点,围绕“交叉创新、科技报国”主线,以红色基因传承、科学基因驱动、教育基因实践、文化基因凝聚的“四个基因”建设理念,打造了“一根两基三维四化”工作体系,形成了“生命树”育人模式。支部党员在《Nature》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努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基础研究力量。
05/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可视计算研究中心师生党支部


支部立足科技前沿,践行育人使命,以“四个可视、四个提升”建设理念,引导师生党员科技报国,着力培养计算机领域的高精尖人才。支部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推动学校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跻身全球前10,核心成员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的优视精准摄影测量技术大规模落地应用,帮助企业大幅降本增效,辐射经济效益58.96亿元。
06/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党支部


支部形成了以党建为轴,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为业务抓手,以生物科普教育为服务平台,推动党建与业务发展相融合。党员教师发表了深大首篇《Nature》正刊论文、承担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教育部、省教学成果奖十余项,指导学生在竞赛中获奖80余项,推动生物技术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多名党员以科技特派员、志愿者等身份帮扶乡村、企业,科普教育服务5000余人次。
07/
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教工党支部


支部充分发挥艺术载体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艺术思政”,形成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四位一体”体系,致力于打造音乐人才培养的“深圳范式”。支部多个艺术党课、原创作品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音乐党课入选深圳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多部广泛演绎的原创音乐剧,激发了青年学生爱国情怀,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08/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科创社团党支部


支部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集成科创社团矩阵,培育又红又专卓越科创人才。近3年,支部学生党员累计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70余项。社团获评“全国高校活力社团TOP100”。打造一站式“科创+N”创新实践服务平台,师生党员积极开展科创助农、科创兴业实践,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服务多个龙头企业,实现专利转化50余项。
09/
数学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党支部


支部积极发挥“圆心定位”引领作用,推动支部全体在发展战略“方程求解”、课程思政“向量合成”、协同育人“面积优化”、人才培养“子集拓展”、产学研合作“圆周拓展”。支部党员教师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承担全校理工科多门基础课程,以打造“金课”为目标,不断完善基础数学课程体系,数学分析和线性代数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逆矩阵获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
1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纤传感研究中心党支部


支部聚焦光纤传感技术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核能安全、生命医疗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曾获2023年度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奖、202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近五年,支部培育国家级人才4人,授权专利120余件,自主研发多项设备技术,填补了我国航空航天、油井勘探、桥梁大坝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
11/
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党支部(法学院第五教工党支部)


支部以“五讲五力”的新型智库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将党建与智库业务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党建引领特色智库建设、以高水平智库助推高质量党建的融合之路。中心两度获得“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中心的咨政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智库特色案例“咨政建言”,是入选2022“中国智库索引”高校智库百强A+中唯一聚焦于港澳研究的机构,建有全国最大、最齐全的基本法研究专题数据库。
12/
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意传播与实践党支部


支部是全校首个跨学院跨专业的师生联合党支部,打造了党史学习、党建品牌、课程思政、创意传播“四位一体”红色资源育人模式,原创的舞台讲演剧《亲爱的红军》,在国内公益巡演42场,观众达6万余人,获得光明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130余次报道,12次荣登学习强国,影响人数超180万,成为国内高校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播品牌。
13/
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

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深理论、党建促发展、党建引振兴、党建领灯塔、党建兴教育为导向,将教师党员培养成为理论“解读者”、学科“攀峰者”、社会服务“智囊团”、人才培养“灯塔队”、教育“大先生”。近三年,支部党员获包含6个国家级奖项在内各类奖项41项,多个课程入选省部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入选省部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14/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臻工创新党支部

支部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卡脖子”战略需求,持续攻关中国制造2025及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中高性能材料加工技术、装备难题,努力培养“胸怀家国、顶天立地、手握核心”的战略型专家。近五年,支部师生党员荣获国家级双创竞赛奖励10余项,主持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70余项,多个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专利及成果转化50余项,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15/
体育学院学生党支部


党支部以红色基因浸润、校园文化浸润、专业特点浸润、社会实践浸润“四浸润”法,推动青年学生在理论学习、思想教育、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全面成长成才。
近年来,深圳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制定实施深化党建“双创”工作具体方案,大力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指导推动各基层党委(总支)打造特色党建工作体系,以“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等方式精准抓好各级各类“双创”单位培育,示范带动全校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力推动学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下一步,学校党委将继续锚定争创“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目标,教育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和全校党员铸牢先锋意识、建强先锋队伍、开展先锋行动、打造先锋品牌、发挥先锋作用,有组织、系统性地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奋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新局面。